人们评价一个人的智力,最常用的就是“聪明”二字。例如大家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这个人好聪明啊!他从小就很聪明,他真是聪明能干!这孩子成绩很好,真是太聪明了等等。这里的“聪”字就是说的听力,“明”字则是指眼睛明亮,视力好。如果听力和视力都非常好,就能很好地把事物的印象传递到恼子里,经过脑子加工,消化再反馈出来较快地形成新的认识和慨念,这时候给大家的感觉就是他很聪明。所以聪明是脑子灵光的基础,也是一个人能力的基础,也是创新力的基础,更是人们要生活好,工作好的最基本条件。一个人如果失聪失明了就谈不上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同失聪失明作斗争,也就是同聋病眼疾作斗争。千方百计地让失聪者能够从无声世界回到有声世界,让失明者走出黑暗重见光明。在治眼疾这方面功效较好,如点眼药水、配戴眼镜等,这些方法已经普及。但在治聋上明显不如治明,前些年本人随着年龄老化,听力也逐年下降,经常听不清听不见。回想当年听力出现障碍时,在马路上行走,有一次听不到汽车鸣笛,等车开到我背后时,司机来了一个急刹车,他劈头就说,“你找死?”我自知理亏,只好忍气吞声,还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家,电话铃响了,先是没有听见,后来听见了赶快去接,又遭到一阵斥责,“你的包裹还要不要?”原来是送快递的打电话通知打得冒火。再有一次是单位退休办公室通知,4号10时开会,我10号下午4点才去.....弄得别人啼笑皆非.....上面几个例子均是听力障碍造成的,既挨了骂,又闹出了笑话,还误了事。
好在治聋方面近些年来有较大突破,特别是各类助听器的出现,普及给失聪者带来了福音,本人先后陆续戴过盒式机.耳背机.耳道机等助听器,特别是耳道机这类高科技产品效果更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正常的情况下基本上能听清各种声音,晚年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能与家人.和亲朋好友正常交流。曾经出现过的那些挨骂的话,笑话.误事的话已成为过去,耳聪了.目明了(我视力本来就好)我又变得了“老聪明”了。
这正是:
听力衰退烦恼多,
失聪更是不用说,
自从戴上助听器,
提高听力真快活。
本文作者:李宗涛81岁高龄
逻辑声听力肖家湾店的20年忠实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