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烦恼您有吗?如何应对听损伴耳鸣?

一般认为,耳鸣可被定义为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的情况下自发性的自我主观感觉耳内或头部能够听到声响"。耳鸣患者多描述耳鸣为高频的蝉鸣声,或为低频的轰鸣声。当在患有严重耳鸣的情形下(如耳鸣的音调较强持续时间较长)耳鸣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造成其身心疲乏不堪。因此,耳鸣以及耳鸣带来的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耳鸣的影响

耳鸣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表现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危害不可轻视。因为长期受到耳鸣的影响,一些耳鸣患者会出现很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情绪困扰、抑郁甚至有自杀的倾向。一般来讲,耳鸣所带来以下的影响:

1、耳鸣对睡眠的影响

在夜深人静时,耳鸣患者经常会感觉耳鸣更加严重,使他们入睡困难。即使能够,他们也会经常被耳鸣吵醒。在夜间被耳鸣吵醒后,持续的耳鸣会使他们烦躁不安辗转难眠。

2、耳鸣对听力的影响

耳鸣与听力损失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但是,无论耳鸣患者是否存在听力损失高响度的耳鸣经常会干扰听觉功能存在一定的背景噪声使耳鸣患者对声音的敏感度和言语的分辨率都有所下降。另外,一些患者由于长期受到耳鸣的影响,他们的听觉过敏产生改变,使得他们对某些高频声音的耐受性降低。

3、耳鸣对情绪和心理的影响

长期严重耳鸣可以使患者产生心烦意乱、担心忧虑焦急沮丧抑郁甚至绝望等情绪变化。有些严重的耳鸣患者对耳鸣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表示宁愿听不见任何声音也不要听到耳鸣。更有甚者由于受到情绪和抑郁的困扰会产生自杀的倾向。

4、耳鸣对工作的影响

耳鸣除了对患者情绪方面的影响还会造成头痛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当耳鸣患者需要独自面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当耳鸣患者的痛苦和困扰得不到他人的理解时,他们认为自己被忽视而感到非常无助。由于耳中讨厌的噪音会分散耳鸣患者太多的精力因此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工作和学习失去兴趣工作效率下降。

5、耳鸣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耳鸣患者的情绪变化(例如;烦躁、易恼怒)会给家庭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另外,由于长期寻医问药,会给家庭带来定的经济压力。如果不被家庭成员所理解,则会影响家庭的和睦。

TyterBaker(2004)根据自我耳鸣评估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将15项百分比最高的耳鸣相关问题归纳为四大方面的影响,即:

第一方面: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包括:

▲对睡眠的影响(56. 9% );

▲持续耳鸣的困扰问题(48.6%) ;

▲耳鸣在觉醒时更加严重(16.6);

▲尽可能避免噪音接触(15.3);

▲回避朋友和社交活动(13.8% );

▲避免处于安静环境(11.1% )

第二方面:对听力方面的影响,包括:

▲对言语理解的影响(37.5% );

▲对欣赏电视节目的影响(11.1%)

第三方面:对情感方而的影响,包括:

▲感到绝望、挫折、抑郁(36. 1% );

▲感到烦噪、易激惹、无法放松(34.7% );

▲注意力不能集中(33.3%);

▲不安全感害怕、担心(16. 6% )

第四方面:对整体健康的影响,包括:

▲造成药物依赖(23.6% );

▲经常感觉身体疼痛、头痛(18.0% );

▲产生眩晕、平衡问题(13.8% )

二、助听器对听损伴耳鸣患者康复助益

鸣的康复策略和干预计划中,使用助听器干预治疗耳鸣是一种普遍而且被接受的方法。据报道,大约90%的患者在使用助听器后感到耳鸣的响度下。同时由于对耳鸣的抑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语交流。

虽然目前对助听器成功干预治疗鸣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学者提出一些可能的理论假说。最普遍的理论认为助听器对背景声进行一定程度的放大,掩蔽或覆盖鸣。同时,由于助听器对声音的放大,增加了对听觉通路的刺激其结果造成与耳鸣和背景声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减少。而且助听器对声音的放大降低了听觉困难,因此减少了与耳鸣相关的总体紧张与焦虑。

不管助听器干预治疗耳鸣的确切机制如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助听器干预治疗耳鸣使得患者能够理解听力损失和耳鸣之间的关系,懂得听力损失和耳鸣之间的差别。对于同时患有听力损失和耳鸣的患者,Shiley (2005)建议听 力师应该向患者就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耳鸣并不导致听力下降。然而,听力下降可能增加个体患有耳鸣的机会;

2甚至当耳鸣得到缓解时,听力损失本身仍会引起交流障碍;

3助听器不会放大耳鸣,相反,助听器的使用能够起到缓解耳鸣的作用;

4助听器的使用会改善交流状况,帮助个体减少挫折感孤独以及回避社会

的行为。


参考文献:赵非、郑亿庆编著《成人听力康复学》